当前位置:心理指导
对孩子这样问话,最有效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0-04-19
有朋友问什么是开放式提问,什么又是封闭式提问呢?简单介绍一下。

开放式提问就是被提问者的回答是开放的,答案是被问者自己的思考,具有发散性,范围广,没有备选答案。通常用“怎么”“什么”提问。
例如:最近你过得怎么样?
这是开放式提问。问题能引起被提问者的思考,被提问者可以随便选择一个角度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回答。

封闭式提问就是被提问者的回答是封闭的,提问者对问题的答案做了预设,被提问者可从中选择,通常用“……吗”“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等提问。
例如:最近你过得好吗?或者,最近你过得好不好?
这是封闭式提问。提问者已经对答案做了预设,被提问者只需从中选择“好”或者“不好”,不需要做更多的思考来组织答案。
再如:
1、开学了你很高兴是不是啊?是封闭式提问。
2、开学了你感觉怎么样呢?是开放式提问。
3、你需要我帮忙吗?是封闭式提问。
4、你需要我帮助你什么?是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的好处是能引起被提问者的思考,促使其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审查、反思、总结,能引起对方说话的兴趣和欲望,同时在交流中使被提问者感觉到被尊重,被信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掌控感。
和孩子交流时尽量多用开放式提问。

但并不是说封闭式提问是不好的,这需要根据场合而定,很多时候是需要用封闭式提问的。

需要确认的时候,一般用封闭式提问。
比如:
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了,正对着成绩单不说话,这时候你说:
“你是不是感觉很难过?”

这是封闭式提问,用来确认你对他此时心情的理解。如果“难过”这个词对他此时情绪描述是对的,孩子便感觉到你理解他,懂他,就愿意和你交流,心情就会好很多,问题也会得到好的解决。

如果此时用开放式提问,“这次考得不好,你感觉怎么样呢?”

这不是在找麻烦吗,这话里的味道怎么这么奇怪呢?
人家明明在伤心难过,你还明知故问。不反感才怪呢,可能一肚子情绪就冲你发了。你还觉得很无辜,我是好心问问,是关心你啊。孩子会说,有你这么关心的吗?
不会说话很可怕哦。

当面临复杂情况,需要将沟通收窄,以便做出更好的决定,避免不必要麻烦的时候,一般用封闭式提问。
比如:
孩子放假一天,很高兴,有各种吃和玩儿的打算,但你觉得理发很重要,那么就可以这样问:
“你想,先出去玩儿下午理发呢?还是上午先理发后,再出去玩儿?”

对这种问题的回答一般就会从中选择一个,而你在两个选择项中都预设了“理发”这个目标,他无论选哪个,都能达到你的目的。

如果此时用开放式提问,“放假了,你打算怎么安排呢?”

这里的回答是开放的,完全让他自己想,一兴奋恐怕就没有理发的事了。
但,等他说出自己的打算后,你再说让他理发,他就有被打乱计划,被安排,被命令的感觉,可能不听从你的意见甚至因此起冲突。

你在和孩子沟通中常用哪种提问方式呢?

沟通是门大学问,一点一点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