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设地造官帽山
纱帽云集映八岐
官帽山,又称皇冠崮、帝王崮、判官山,地处八岐山脉西北部,由油瓶崮、金龟崮和金蟾崮三崮组成。中间是主崮金龟崮,因山崮酷似昂头巨龟而得名。龟头昂起,是权利象征。左侧金蟾崮酷似栩栩如生的金蟾。金蟾含玉,是招财聚宝的象征。右侧油瓶崮,如一巨大的天然油瓶,象征富足流油。油瓶崮、寿龟崮、金蟾崮连在一起,中崮翘,两侧崮体浑圆,如同皇冠。纱帽山如高椅,可为人也。而面前有皇龙沟河和马峪河,两河交汇,流水潺潺,可聚财运。面前两侧,南有八峰如戟排列,如出征的八大将军,又如众志成城的天然堡垒;北有马连山、太平崮等,崮顶平坦如垠,土地肥沃,如马场、擂鼓台、点将台。山是龙的脊梁,水是龙的血脉,彰显山主人丁水主财的风水格局。此山,与其叫纱帽山,不如叫皇冠崮。更恰如其分,应该叫帝王崮。帝王崮背后,有一峻峭山峰,如皇冠的顶带花翔,又称花翔峰;西北,紧连王坟镇的金子塔山,是帝王的背后金库。帝王崮周边还有状元伞、状元笔、磨砚池、一支笔、金饽饽、金茶壶等与权利和财富相连的名字,赋予了帝王有吃、有喝、有财、有权贵的象征。帝王崮右侧紧靠八岐山最高峰郭老崮。帝王崮、郭老崮,以及与治国安邦、文武官员相连的将军峰、点将台、天和峰、天国峰、天门峰等,无疑是天设地造、治国安邦的风水宝地。
除此之外,横贯帝王崮山腰的那两道长长的悬崖,冷峻挺拔,矗立万年,却屈曲如环,飘忽若带,令人惊叹。古人早有命名:八岐玉带。“玉带”乃石灰岩、页岩石构造,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在地壳剧烈的断裂、挤压、提升中,这一段山体既没深度深陷,又无高高隆起,凝固成这超然拔群,飘然如带的独特地貌。“玉带”也是八岐山体的分水岭。“玉带”以上是坚硬的石灰岩,以下则是极易风华的页岩,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却又衔接紧密,一体共存,以其磅礴的山体,诠释着刚柔相济、中庸调和的哲学存在。
目光投向帝王崮的“玉带”,人们会发现,这条玉带向两侧山体,还有漫长的延伸,把周围群山,用“玉带”连在一起,既有八岐群山,又有“帝王崮”高峰,群山托起高峰,高峰引领群山,这是多么富有人生哲理的地质地貌。就在这座“帝王崮”下,又有多少乡愁在发酵,巧合的故事在生长。
帝王崮,又酷似判官的乌纱帽,所以,帝王崮又称判官山。有人说,判官山下出判官。无巧不成书,就在这座判官山下,走出了许多令人敬仰的大判官。
元朝至正年间,张荣从浙江钱塘县来青州做知府,落户八岐山判官山下王坟镇涝洼村。其后裔人丁兴旺,多成栋梁。最有影响的是嘉靖年间任大同巡府的张邦彦。他聪明过人,大智大慧,稳如八岐判官山,上下安顺,威震四方。至今有的张氏后人春节贴的仍是“根润钱江水,叶茂八岐山”的楹联。
当今山东“首席大法官”,原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尹忠显,就出生在八岐山判官山下的王坟镇涝洼村。据村里老人们说,童年时,尹忠显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经常爬八岐山判官山玩耍,捉迷藏,摘山果,砍柴禾,挖野菜。这里曾留下了他和小伙伴们刀剁斧砍的痕迹。他是听着老人们讲的八岐判官山的传说长大的。他从小刻苦学习,坚持正义,好“打抱不平”。当他看完《包青天》后,就知道自己长大后,应做什么样的人。他从八岐山下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乡镇父母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靠自己的努力,靠群众的支持,靠组织的培养,走上了山东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位置,为家乡争了光,为八岐判官山又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原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谭清花,潍坊高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伟波,淄博高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树礼以及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许峰等20多位省市级法院院长,都是从八岐判官山下走来。共产党人不相信迷信,但养育他们成长的八岐判官山,却赋予了他们大山的真诚。他们汲取了判官山的豪气,以判官山的威严和慷慨,在法院院长的岗位上,脚踏实地,植根沃土,以对党和人民最原始的忠诚,秉公执法、浩然正气,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他们的名字与八岐青山常在,回荡山川秀水,芳名远播。他们是八岐判官山人的骄傲和自豪!
阳光照亮八岐山泉
智慧之源花园河水
八岐山泉,大山的乳汁,脐带的血液;八岐山泉,晶莹剔透,甘甜可口;滴滴八岐山泉,聚成涓涓小溪,积成花园河浪,流入深邃的皇龙沟,汇成涛涛弥河,融入蔚蓝色的海洋。
也似俄国沧桑的伏尔加河,也似德国浪漫的塞纳河,也似中国悲壮的大黄河,花园河便是花园河人的母亲河。她如一条美丽的纽带,从八岐山源头皇龙崮和官帽山下,载歌载舞,飘然而来,把花园河村分成河南、河北两个沿河小庄,蜿蜒入弥河,串起星罗棋布的秀丽乡村,滋润着干涸的田野,养育着守候在这方土地上的万物生灵。
当乘坐飞机,飞过八岐山脉时,人们会惊奇的发现,从源头至花园河村畔不到3公里长的皇龙河,竟是由八个天然太极图案串连而成,这不得不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八岐山多泉水。每到夏天雨季,从山巅、山腰到山脚下,石缝间,山坳里,处处泉水放歌,处处鸟语花香,给原本静谧的八岐山野,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生机。
在数不清的山泉中,最有名的是山腰“玉带”岩层处的老婆脚腕泉、香炉子溜泉、滴水湾泉、马浴山神泉和山脚下的麦黄泉、黑虎泉、珍珠泉。这些泉水也和八岐山的故事连在了一起。有古如青苔的,有鲜如竹笋的,优美而动人。
丹水,老婆脚腕子泉
官帽山寿龟崮下有一泉水,从石隙中渗出,流入一个光滑的石头窝。窝的大小如老婆娘的脚窝。古时候,妇女裹脚后,须用脚后跟走路,在湿地上留下脚印。这个脚印能存水,据说一个婆娘的脚窝存的水正好喝一大口。老婆脚腕子泉大旱不涸,颇为神奇。传说,这个脚窝是当年王母娘娘路过此地,蹬着射箭时所留。当时,她举头望见寿龟崮,久久不肯离去,渴望自己寿比龟山不老母。
自古至今,八岐山下杨善一带村民,还经常有人到这里打水喝。他们信奉这里的水是丹水,胜似灵丹妙药。老婆脚腕子水真的能治百病?花园河村80多岁的村民许其华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八岐山下来家庄村许振芝的姨家是七贤孔村。她姨告诉他,八岐山老婆脚腕子水,可治百病。许振芝患胃病陈疾,久治不愈,一年吃一大篓子中药,却一直没治好。有一年夏天,家里实在没有柴草熬药了,便来到八岐山寿龟崮下割柴草。当时草青叶嫩,晒一晒分量就减轻许多。上午割了柴草,放在太阳下晒着,午饭后接着割。没有带水,口渴了,只好忍着。她望着老婆脚湾子的水,就是不敢喝,怕引起胃痛。实在靠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趴在老婆脚腕子上,大口大口喝了起来,把肚子撑得鼓圆。他喝足了水,休息了一会儿,便挑着半干的柴草回家。到家后,不饥不渴,不但没有犯病,他的胃病反而好了。他适人就说:“一顿老婆脚腕子凉水,把俺的胃病撑好了!”
据专家说,八岐山的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上漫山遍野的中草药,这里的山泉水,自然含有中草药的成分,对人体大有裨益;加之“心理疗法”,这里的泉水能治病,也在情理之中。
圣水,香炉子山溜泉
八岐山太平崮(又名点将台)北天门下有一香炉山,其状如香炉,又如庐山的香炉峰。每逢大雨过后,这里云烟升腾,烟雾缭绕,如“天门紫烟起香炉”。香炉山下两山溜深处,有一个古老的泉子,深两米多,青石砌成。据说是花园河村许为成、王佐军等老石匠垒砌而成。无论天多旱,此泉从未干涸。当年“三年大旱”时,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到这里挑水喝。香炉子山溜泉水,被称为“圣水”。
村里还流传着一个“话皮狐子”的故事:有一年初夏,天气干旱,别处的水都干了,只有这个泉子没干。一早一晚,都有人来挑水。早去的可以打满水桶,晚去的只能下井用瓢刮水。这一早,天还没有亮,花园河村的高世德老人来挑水,没见一个人,却听到有人喊他:“高世德,高世德,你来得好早”。谁喊我的名字?他感到蹊跷,惊慌不敢应答,就站原地凝神静听,又听着说:“不知道天昨赞(方言: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劈头顶一薄板(大而薄的石块)”。原来,在泉子下边的大石板底下,有一个石窟窿,里面住着一只狐狸,修行多年,已经学会了说话。狐狸正在说着,高世德轻轻放下水桶,悄悄从路边找了一块很薄很大的石头,高高举起,借着晨光,朝着狐狸说话的地方砸去,正好砸在狐狸身上,一下子把狐狸打死了。民间称这种狐狸为“话皮狐子”,是狐狸家族中的一员,会学人说话。从此这里再没遇到这样的狐狸。
灵水,滴水湾泉
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型山谷,长二三百米,谷深青幽,泉水从寿龟崮和金蟾崮间的岩石中渗下,形成一个大水湾,溢满后淌在一块近百平方米的石板上。石板下面是深数十米的石崖,泉水从石板上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观。每到冬天,泉水从冰凌下滴水成湾,故称“滴水湾”。不管天旱天涝,崖下总是滴水,长年不断。水滴落石,泉水叮咚,产生回声,优雅动听。大雨季节,瀑布跌落而下,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抬头望寿龟崮和金蟾崮,人们称滴水湾泉为龟涎和蟾涎混合而成,喝滴水湾泉水,会得到长寿和富有。盛夏,这里气温比村子低3—5℃。滴水湾周围林木繁茂,挺拔的小树中夹杂着灌木,野花漫山遍野,有野菊花、荆花、将军草、苦菜花等,还有金银花、柴胡、丹参、远志等名贵药材。由于千年滴水不断,这里还形成了天然的钟乳石和上水石奇观,有的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有的像从地面下冒出的竹笋,形如“树林”“珠帘”,十分壮观。正如毛泽东咏家乡滴水洞的诗:“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未识,石桥如锁几重关。”如果再修上石桥,这里,就有了韶山滴水洞的意境。
神水,马浴泉
滴水湾东不远处,还有一马浴泉。当年,花园河村有谭、马两家从外地迁来落户,因山下无地可种,便来到滴水湾山溜开荒种地,称谭家溜子、马家溜子。他们常年住在金蟾崮山洞里,并挖了这眼山泉,故马浴泉又名谭马泉。此泉在金蟾崮下,直冲着金蟾嘴,又称蟾涎泉。谭马泉旁有一千年古松,松下有一山神庙,马浴泉又称神泉。每逢重大节日,山下村民都挎着点上红点的馍馍和面鱼,摆上马浴泉的神水,虔诚地跪倒在山神庙前。他们把无限的希望寄托在这神圣的祭奠上。传说喝了这里的神水,能得贵人相助,大福大贵。
村里的老人许为瑞曾讲过这样的故事:当年八岐山八座山头上,雄踞着八支勇士义帮。他们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保护着八岐山下居民。勇士们都骑着枣红大马,每次出征前,都捧着大碗喝足马浴泉的神水,再用泉水给马洗澡,马浴泉因此得名。他们祈祷借助神泉的力量,所向披靡,旗开得胜。那时,天还没亮,这八支勇士义帮,便升策马扬鞭,奔向四面八方;夕阳落山时,又从各地凯旋归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如翻腾的烟雾,笼罩在八岐山下,威风凛凛。现在的马趟子地、放马场等,就是他们当年放马、练马的地方。战争年代,这八支义帮的首领,纷纷加入革命队伍,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今,花园河村在外的八位厅级干部,大都是当年的帮主或其后裔。他们有的被誉为“神枪手”,有的被誉为“飞毛腿”,有的被誉为“八岐大侠”,人人都有一个威震四方的称号。
“故事里的事,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是”。巧合奇缘的故事一串接一串。
八岐山下涝洼村,有一位忠厚善良的村民叫尹文治,祖祖辈辈靠种地打柴为生。他从小特别偏信马浴泉的传说,每逢五井大集,路过这口泉眼时,总是祈求上苍保佑平安幸福。他的虔诚终于感动了山神,赋予了他神来之笔。他赋诗作词,文采飞扬,被选拔到王坟镇干党委通讯报道员,后来成了潍坊市府机关的“笔杆子”,登进了文学的殿堂。目前,他以八岐山、逄山、仰天山为素材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往事》,即将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与其说尹文治的故事实属巧合,不如说他的儿子尹兴良更富有传奇。1988年出生的尹兴良,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并担任学生会主席。他参加“大学生就业演讲”节目时,出彩的演讲被当代风云人物马云青睐,并助资上亿元,帮助他成立了全国最大的“北京新片场”微电影创作机构,破格进入马云缔造亿万富翁的“湖畔大学”深造。他的朴实善良、文雅聪慧、年轻有为,具有八岐山人敢与命运抗争的大山性格,被视为马云的得意弟子,从八岐山下,走上了世界经济的大舞台。
丹水,老婆脚湾子泉;圣水,香炉子山溜泉;灵水,滴水湾泉;神水,马浴泉等,都是从八岐山“玉带”断层岩石缝间挤出的山泉,故通称“玉带泉”。乡亲们喜欢山泉水,把山泉水当作苍天恩赐的神圣之水。山泉突涌,形成湍湍溪流,汇成浪花涛涛的花园河。花园河便是八岐山的血管,流淌着八岐山的乳汁和血液。
花园河又称皇龙河,因河水发源于皇龙崮下而得名。花园河中段,有三眼泉水,麦黄泉、黑虎泉和珍珠泉(又名底泉子)。这三泉相距不到百米,形成“等腰三角形”,各有各的美丽传说。
文脉之源,麦黄泉
麦黄泉源于北山的太平崮点将台、擂鼓台、香炉峰下,泉眼在三块巨石缝隙间。每到麦黄时节,泉水便从石缝中缓缓流出,故名麦黄泉。麦黄泉周围是一块块巨大的千层石,如天书、万卷书。“石罅流泉可濯缨,无斧凿自天成”。
麦黄泉清澈甘甜、柔和温润。每年入伏这天,村里的人都来挑泉水下凉面。麦黄泉水虽然不大,但流淌的时间最长。它沿着自己“开辟”的“河床”顺流而下,潺潺悠悠,曲曲弯弯,跨过青石,绕过树根,在花草和蝴蝶、小鸟的陪伴下,时而欢快,时而缓游,一路欢歌,蜿蜒流过村庄,汇入弥河直奔大海。特别是到了农闲时节,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成群结队地来到河边玩耍。他们把沾满泥土的脚,放在河水中,任凭河水的冲洗。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在一个寂静的大山里,是多么的惬意!
八岐山溜又称朱音溜。朱音村来这里种地的农民,就喝麦黄泉的水。有人说麦黄泉占了八岐山的文脉,是阳泉,常饮麦黄泉的人,思路敏捷,文采飞扬,易成文官。朱音村“80后”许静,小时候跟老人在这里干活时,经常喝麦黄泉的水,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了四川日报一名优秀记者,以新闻传达着文明,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被选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成长为共青团四川省委党组成员(挂职)、副书记(挂职),四川日报经营中心(行业新闻部)主任。
武脉之泉,黑虎泉
黑虎泉在麦黄泉南侧,不足百米处。源于八岐山下南山。泉眼在一“虎头地”东邻。黑虎泉很少“开泉”,只有在大雨季节或雨期长的年份,才显露出它的威严。“开泉”的黑虎泉,如猛虎啸般喷涌而出,又如沸腾的大锅,波澜壮阔,泉水凛冽刺骨,水色如黛,故名黑虎泉。恰似“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冷冷一带寒”,又似“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有人说黑虎泉水占据了八岐山的武脉,是阴泉。常喝黑虎泉水的人,意志坚强,骁勇善战,威风凛凛,易成武官,如同雄狮猛虎。黑虎泉流淌的时间最短,一般12天左右,但以短暂而壮丽的喷涌,留下了它轰轰烈烈的场景。
五井中村退休干部王延华讲了一个黑虎泉与李法的故事:八岐山下的五井大集,以前常年缺水,村民李法便在自己的地里挖了一眼水井,水脉连接到了八岐山黑虎泉,成了一眼旺井。他以卖井水为生,日子过得很富裕。但当黑虎泉开了以后,泉水流入花园河,淌到五井大集的北沟河,人们便到河里挑水喝,不再花钱买李法的水,由此有了“开了黑虎泉,李法贱了年”的故事。
中庸之泉,珍珠泉
珍珠泉位于麦黄泉和黑虎泉两泉中下部。泉水从鹅卵石中默默涌出,明净碧绿,喷珠吐玉,大珠小珠,珠圆玉润。它既没有麦黄泉的温顺柔和自然,又没有黑虎泉的湍急汹涌奔放,颇具“中庸之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是对它的最佳描述。有人褒称珍珠泉占据了八岐山的文武双全之脉,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也有人明贬称珍珠泉是“两面派”,没有稳定的靠山和源泉,如同墙头草,随风倒。
传说的故事和现实的人生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珍珠泉是人工砌成的一眼宽而深的水井,井水常年不断,清澈明净,鱼翔浅底,深受山里人的喜爱。村民都喜欢坐在井口旁的石条上谈天说地,拉家常。特别是村里的年青人,更喜欢在这里谈情说爱。井水映着月光,散发出浪漫而温馨的爱情火花。但某年的一场山洪,如脱缰的野马,夹杂着泥土卵石,汹涌而下。洪水过后,麦黄泉依然泉水叮咚,黑虎泉依然汹涌澎湃,而“中庸之道”的珍珠泉,却被卵石淤泥淹没,化为乱石沙滩,失去了它桃花源般的安逸。
一个瑞雪飞舞的冬天,我独自蹲在这眼被淹没的珍珠泉老井前,思念当年井旁可陶然的意境,回味红尘滚滚如烟的人生,反思在功名利禄面前的表演,不禁写下了诗文《老井》,并登上了大众日报的报端。
山中泉水满
夜半讲童话
蘸着家乡的泉水,回味着童年的乡愁,写出的文字更有灵性。
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山水有灵,吉人天象。当花园河村许其亮成为空军司令员时,多年未开的黑虎泉,突然喷涌出一米多高的“菊花泉”,晶莹剔透,温柔而坚强,美丽而不张扬,犹如“根植八岐山,叶茂中南海”的一棵青松;当他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时,八岐山天空出现了一片片祥云,如万马奔腾,如龙飞凤舞,如千手观音撒向人间甘露。一位摄影家的镜头,记录了这一美好的瞬间。一位八岐山的游子激情赋《八岐祥云》诗一首:
云舒双翼展
峰秀入青天
紫气呈祥瑞
凤鸣八岐山
山泉淙淙,河流涓涓,昼夜奔流,川流不息。冲不散的是童年的记忆,抹不掉的是游子的乡愁。至今,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依然记得许其亮童年时的故事。
当年,在花园河河南、河北两村头,北凤凰岭和南凤凰岭下,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小湖泊,当地百姓俗称南湾和北湾,是为村民浇园子和饮牲口而兴建的。当年人心无欲,瘦骨撼动八岐。村里没花一分钱,都是老百姓义务兴修。两个黛青色的“水湾”,镶嵌在秀丽的小山村,像两只闪烁的眼睛,成了儿童们戏水玩耍的欢乐水湾。他们在这里学会了游泳,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南湾建在一个偌大的黄土坑里,四周是平整的土地;北湾建在一块块巨大的“卧牛石”堆里,湾虽不大,但水深数尺。儿童们下湾后,都喜欢赤裸裸地躺在“卧牛石”上晒太阳。
村里有个叫“孩子王”的儿童,经常领着伙伴们在这里下水湾。有时,上山砍柴回来,就“扑腾”跳进湾里游泳。至今,村里60多岁的高学辉,还清楚得记得小时侯发生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高学辉七八岁时,经常跟着这位“孩子王”来下水湾。“孩子王”胆大过人,游泳技艺超群,仰泳、蛙泳、踩泳样样都会。别的小孩都在水湾边游泳,不敢靠近深处,而他却从水湾边最高的石堰上,纵身跳到水湾的最深处,而且特别喜欢“扎猛子”。一次,他跳入水湾后,很长时间没有浮出水面,小伙伴们都吓得目瞪口呆。突然,他顶着满头淤泥,露出了水面。原来他是用力太猛,一头扎进了湾底的泥沼里,成了一条“泥鳅”。
还有一次,高学辉下水湾时,从湾边浅水处伸手去捞飘在水面上的“瓜蒌”,突然滑进了深水。因他不会游泳,在水中挣扎着。这时,只见“孩子王”“扑腾”一声跳进湾里,踩着水,用手托起高学辉,把他救了出来。上岸后,高光辉肚子里灌满了泥水,大口大口地往外吐。高学辉得救了!他的老人家拿着积攒的鸡蛋,送到“孩子王”父母家,感谢孩子的救命之恩。这位“孩子王”就是许其亮。
许其亮是一位老石匠的后裔,父亲和外祖父都是八岐山下有名的老石匠,靠采石打磨为生。他从小顽皮好斗,聪明过人,和伙伴们在河滩里、水湾里打“水仗”;挎着自制的“匣子枪”,带领河北的小伙伴向河南“开火”,扔鞭炮,打“悠石头”;喜欢爬树、摸鸟窝,曾爬到老柿树顶,做出一些诡秘滑稽的动作,还光着膀子,背着小孩,做爬树比赛表演;喜欢跑到八岐山上玩耍,特别喜欢攀登陡峭的“点将台”;和伙伴们一起,放学后拾粪、挖野菜,上山砍柴;在场院里“打木栮”“打转栮”“打王霸”,总是打得最远、最稳、最准;背着用荆条编织的篮子,到五井煤矿碴子山捡拾煤块,冬天给父母的寒室带来温暖;擅长摔跤,好斗比自己年长的伙伴,像“铁成”哥高学友、“奇古”哥高学星等,即使摔得鼻青脸肿,也不服输;常常在床上翻跟头,几次跌下来,曾把床前的瓦罐砸烂,下颚处至今还留着当年的伤痕。他虽家境贫寒,但从不吝啬。他家有棵大枣树,每当枣子成熟时,便摘下来与伙伴们分享,几乎分遍大半个村庄;从小喜欢编打油诗、讲故事,用矿灯照在墙上“放电影”,逗得大家笑个不停;最喜欢唱的歌是《谁不说咱家乡好》《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有时还打着手拍和伙伴们一起唱。那时的邻居马延林、高学厚、许其法等,都是他的“光腚”兄弟。他虽好玩,但学习成绩却很好,特别是数理化。他从小喜欢写毛笔字,后来的封封家书都是用毛笔写成的。他16岁当兵离开家乡的那段日子,晚年得子的母亲,夜里常常抱着他的衣裳流泪,挂念远走他方的孩子。当他从部队回乡探家时,常到邻居家走走,还约和着邻居许其新、许丰秋等当年的小伙伴,上山割蒿子,拧火绳,呛蚊子;和许其宝、许其宽等小兄弟,躺在山坡上,讲自己开飞机的故事;帮着二哥许其明割麦子,顶着高粱花割秸秆、挖地瓜。
……
现在,年过6旬的他回家探亲时,家乡的老人们依然直呼他的乳名。他还依然记得童年伙伴的乳名:“地主”“盼”“泥汗”等。在乡亲们眼里,不管他职务多高,名气多大,依然还是那位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老石匠的儿子。
是的,他永远是八岐山的儿子。当他清明回故乡祭祖时,常常带着家人,沿着他童年的花园河,深情地走走看看。一次,他在家人和邻居的陪同下,走到麦黄泉、黑虎泉和珍珠泉旁,还时时问起这里的泉水。他说:“家乡文化底蕴深厚,八岐山文化源远流长。”他多想重新掬起童年小路边的山泉水,深深地喝上几口。那时,他的心一定会久久地颤动!他就是沿着八岐山下这条小河,走向了人生的岁月长河。他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的伙伴;长大后,热爱自己的单位,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走上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位子后,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加渴望世界的和平。
大山的信仰
八岐山,就是这么一座山。她有童话般的传说,有扑朔迷离的故事。亦真亦幻,启迪人生。不知是人们的有意还是现实的巧合,还是上帝的天设地造,这里,在没出现将军时,就有了点将台、金龟峰、将军洞等与将军相关的山名,就有了太平崮、天和平、南天门、北天门、文状山、香炉山、状元伞、状元笔、笔架山、一支笔、伟人山等文武兼备、吉祥如意的名字。
八岐山,虽然没有泰山的巍峨,没有华山的秀丽,但她是一座富有灵气的大山;这里的河,虽然没有长江的激流,没有黄河的壮观,但她流淌的是富有灵性的山泉。在当今盛世的年代里,这里走出了一代大有作为的山里人。
仰望将军的功勋,目光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小山村。他们都是从八岐山下走出去的一位位士兵。他们凭着根正苗红的真诚,大山般的胸怀,凭着泥土般原始的忠诚,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成长为一位位共和国的将军。
记得走出大山的那天,他们戴着大红花,乡亲们敲锣打鼓,把他们送到村头。当他们要离开这座大山的时候,母亲对儿子的祝福,并不是期望儿子成为将军或领袖,而是只有平安和温饱,然后再带着平安早日回乡。而儿子对父母的祈祝,也只是让他们在温饱中长寿下去。当一架架飞机从天空中飞过的时候,母亲总是仰望着天空,祈祝儿子平安飞翔,盼望儿子早日归来;当他们驾着铁鹰从这块大地上飞过的时候,多想看到在田间耕作的父母乡亲!当他们指挥着一艘艘战船,航行在祖国的大海时,他们多么希望再回到八岐山下的小河边,掬起一捧甘甜的泉水,滋润一下那久违的心田!
在这里,再次回想起这位将军的名字。那位淳朴而正直的年轻人,离开这片土地已经多年。他家的几间老屋,依然是青石作基、麦秸作檐,平凡得像一件粗布衣服。但他留住了他世代相传的贫穷、奋斗、善良和抗争。屋顶上那一缕缕炊烟,升腾着亘古不变的命脉和哲理。目光移到一代将军的祖墓。从青青小河畔之北一普通的山坡,香火和青草串起了寻常人家祭奠亲人的情缘。没有博大的气象,没有炫目的叠立,没有霸气的张扬。正因为他与八岐山相连,与花园河水相通,与众生之魂共同享受着阳光的照耀与大地的哺育,才获得了与乾坤之元气、人间之正气的贯通,才拥有了大地赐予的春秋轮回的果实。
我们歌颂自己的家乡八岐山河,不仅仅是褒奖从这里走出的群星璀璨的时代风流人物,更重要的是鼓舞、鞭策、激励、带动一代代八岐山人,纳八岐山壮志,汲花园河灵气,敢与命运抗争,志当存高远,争做国家栋梁。留得八岐青山在,花园河后浪推前浪。
面对苍白的文字,那神奇的八岐山,美丽的花园河,不过是历史长河的过客,人们的生命和荣辱也是过客。人们奔波一生,历经磨难,带着遍体鳞伤的身躯,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寻找那灵魂真正的归宿时,才突然发现,真正的归宿就是口碑与心碑。
作者:谭佃贵系临朐县五井镇花园河村人,《大众日报》记者,中国新闻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作协会员。
编辑:王梅花统筹:徐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