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李希贵教育思想
把未来放在合适的位置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4

 

回想一下,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想到下面这些概念了?除了从事这些专业的教师之外,似乎中学过后我们再也没碰过它们。

 

曾经,老师们希望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记忆,不断复习、考试,慢慢让我们形成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但是非常遗憾,我们没有遇到过用“定状补语”、用“动词不定式”、用“原生质”等等去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今天是一场有关面向未来的会议,我想问问大家:未来在哪里?

今年的一年级小学生到2050年时是34岁,今年的高三学生到2050年时是45岁。我们要教给他们什么,才能让他们在这样的黄金时代、关键年龄可以应对世界的挑战?

未来在哪里?作为教育人,我们必须把未来安放到合适的位置,安放到今天的校园中、教室里、课堂上。

 

有一个概念叫“领导力”,最近20年时间,《哈佛商业评论》每一期一定至少有一篇文章是在研究领导力。这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有关管理方面的权威报告也都在聚焦领导力。

最近两年,人们甚至把领导力安放在家庭的幸福生活、个人的自我管理上,乃至成为老师领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能力。

什么叫领导力?领导力为什么如此重要?看看下面这个模型:

 

模型告诉我们,职位处在不同层级,领导力对所在岗位的要求也不同:

作为基层领导,你必须拥有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团队、下属解决问题;

升到中层领导,你必须拥有辅导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教给别人方法去解决问题;

当处在组织高层,那你要通过推动组织变革去解决问题。

不同层级领导力的核心有所不同,但最后都要落到“解决问题”上。可见,解决问题是领导力的核心。根据未来思维能力模型(见下图),从基础思维到复杂综合思维,所有能力最后也同样都聚焦在问题解决上。

 

因此,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定义问题、突破限制和平衡关系。接下来,围绕三个要素,谈谈我们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定义问题

有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与埃隆•马斯克同乘电梯,你会告诉他的一件事是什么?

拿到这个问题,首先思考的不是立刻回答,而是要追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是马斯克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是要帮助马斯克解决他的问题,还是希望马斯克帮助你来解决你的问题?不对问题进行定义,我们就不清楚这是什么问题。

很多学校经常给学生非常明确的问题,比如:

新学期开学了,请你为学校食堂制定一周的食谱。

但是,今天我们给学生的不再是上述问题,而是:

新学期开学,学校引进了一家新食堂,同学们对他们的饭菜很不满意,有的认为品种太少,有的认为营养不好,大部分同学感觉口味不佳,食堂主管却感觉委屈,打算辞职,假设让你担任食堂主管,你怎么办?

这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前面是让孩子“制定一周的食谱”,问题非常清晰。而学生接到后面的问题,必须对问题进行定义:这是学生口味的问题?是营养结构的问题?是食堂的内部管理问题?还是食堂主管的能力问题?……问题不能定义,就无法解决。

理清问题四要素

其实,问题往往可以分为两类:结构良好和不良结构的问题。过去教材和老师告诉学生的题目,大都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要素清晰,用完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结论。

但是走出校门,我们再也遇不到这种结构良好的问题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遇到的问题常常缺已知条件,或者面对大量的已知条件、繁杂信息无所适从。这就是不良结构的问题。

我们需要把不良结构的问题,转化为结构良好的问题,才能解决。

一个结构良好的问题有四个要素:

一是要知道问题的初始状态;

二是要知道解决问题后我们希望的目标状态;

三是理清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限制条件;

四是理出实现路径。

只有具备这四个要素,才叫结构良好的问题。因此,当我们遇到信息复杂的不良结构问题,理清它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限制条件和实现路径,就能够将其转化成结构良好的问题。

可是,往往今天的校园里、课堂里教给学生的都是早被理好的,已知条件和求证目标非常清晰的问题。而当学生走出学校,面对充斥着不良结构问题的世界,尝试理出四要素的时候,他们会面临巨大的困惑。因为我们没有教给他们定义问题的能力。

以前文的食堂问题为例,怎么理清它的四个要素?

初始状态

有些同学认为品种太少(具体有多少种)、有的认为营养不好、大部分感觉口味不佳(全校学生都来自哪些地方)、目前食堂饭菜状况等等……需要我们将所有需求、情况全部汇集分析,这就是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有了对上述情况的研究,才能确立目标状态。

关于食堂的问题,我们把目标状态确立在什么程度?是希望不同地域的学生都满意;还是希望有学生的不同口味间能相互妥协、调和;是仅仅考虑学生口味,还是要考虑营养结构、品种选择等等……确定目标到底是什么。

限制条件

弄清将目标状态设定在什么地方,我们才知道到底是缺食材,还是厨师少,或是厨师做地域风格饭菜水平欠佳,或是厨具缺少自动化设备等等……明确限制条件。

实现路径

当理清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限制条件三个方面,实现路径通常就比较容易找到。

 

前面讲的这些是希望大家清楚,我们再也不能在校园中、课堂里、教材上仅仅教给学生那些结构良好的问题。我们的题目再也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恰到好处的已知条件,让学生用明确的求证得出我们心里早就清楚的结论。这样的教育无法应对未来,我们要“让学生在不良结构问题的大海里学会游泳”。

前不久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的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项数学作业任务。通过前后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备课期间的成长历程。

刚开始,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给学生的是结构良好的包装完整的问题:

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你接到了一项任务:帮助8年级的一位学生收集、整理他8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小测、章检测和学段评估成绩,将所有成绩转化为百分制分数,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处理好成绩数据后,用统计图表直观地呈现成绩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并使用术语描述统计图表。

但这样结构清晰的问题,无法“让学生在不良结构问题的大海里游泳”。经过重新研究,问题变成了这样:

下面是你们班本学年全体同学的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包括各个小题目的分数,只是因为保护个人隐私隐去了同学的姓名,请你为你的好朋友做一个成绩分析,为他提出下一步改进学习的建议。

于是,学生来到一片汪洋大海了。

数据繁复,用哪个不用哪个,到底要做什么分析,给同学提出什么样的建议……这项任务就跟过去不一样,变成了一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让学生做数据分析,不是为了做出一份图表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他的同学的问题。事实上,当他为同学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引发自己的反思,解决他自己的某些问题。

 

新读写能力

不过,当我们把孩子放进不良结构问题的汪洋大海,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变得跟过去传统教育当中不一样了。

传统教育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基本上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编码信息,今天则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提取去构建新知,在实践中验证新知。

过去之所以可以让学生放心大胆地提取、处理、编码信息,是因为印刷年代信息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可信的。可今天的网络信息异常驳杂,大量虚假、矛盾、歧义的信息需要去驾驭,各式各样的多元观点需要去分辨。

因此,构建知识,并进一步用模型和实践验证知识的可信度,成为一种重要能力。我们叫它“新读写能力”,跟过去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全不同。

这是谁的问题?

遇到问题后,首先要明白是谁的问题?是我的、你的,还是他的问题?这是在定义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确的。

这是我们给一年级学生的题目:

在一年级教室里已经为你们的学弟学妹准备了206本绘本(目录如下),你作为已经升入二年级的学生,请你帮助一年级的同学把这些绘本进行分类,并使各类图书数量大体相当;另外选择目录中没有而你认为应该增加的6本图书,替换掉目录中的6本,并说明理由。

这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吗?不是,这是学弟学妹的问题,学生是要帮助学弟学妹解决问题。

因此,分类的时候,他需要回想自己刚上一年级时在图书分类上遇到的挑战,自己曾感觉到的舒服或者不便的地方,都能够帮到马上升入一年级的学弟学妹。

学生还要研究为什么要替换6本书?是他的问题吗?不是,这是学弟学妹的问题。学弟学妹的书为什么要去掉另外6本,加上他的6本?在说明理由的时候是说自己喜欢,还是刚入学一年级时学弟学妹需要,等等。这就是要解决是谁的问题

有句话说得很对,“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当你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天天想着自己可能永远无法解决,当你帮助别人解决了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你的问题反而可能得到解决。

十一学校和联盟学校里的孩子,同伴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高,能不能交到朋友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事。慢慢他们也在交往中明白,想交到朋友,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必须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问题。只有帮助别人,才能交到朋友。

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最后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就是认识“是谁的问题”的一条重要定律。

 

写作:你在解决谁的问题

所有的写作,事实上都是为了读者,是在解决他们的问题。你自己已有的想法,写不写出来对你来说都已经解决了。之所以要发表,你是希望告诉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别人的问题。

那么,我们在研究写作标准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孩子,写作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一个关系:你想说或想写的,和别人想听或想看的之间的关系。二者的交际越来越大,说明文章越来越成熟。

 

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现象当成问题,其实,真正的问题往往藏在现象背后。

举几个例子:

迟到现象

1995年我来到老家的高密一中做校长,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学生迟到。政教处主任提出来,校长你到教学楼前面站着,学生就不敢迟到了,过去老校长就是这样抓迟到。

我说不用去站着,学生迟到一定有原因。后来政教处做统计发现迟到的全都是住校内公寓的学生,住得远的学生反而没迟到。这个现象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逐个原因分析下来才发现,原来学生公寓洗手间的水龙头坏了。每个楼层本来有十几个,最后只剩下一两个还出水。学生午休时间长,一般都进入了深睡期,起床后必须洗把脸清醒清醒才能去上课。结果学生等洗脸排队一直排到打铃,才急匆匆地去上课,这才导致大量的学生迟到。

所以,迟到是现象,不是问题,问题是水龙头坏了。修好了水龙头,就没学生迟到了。

扔馒头事件

又过了一段时间,扔馒头的学生特别多,特别秋冬交际的时候。为什么有学生扔馒头?要找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后来查清楚,由于食堂里只做4两大的馒头,男孩们一个吃不饱,两个吃不了,常常剩下半个。他们把馒头放课桌洞里,放几天就变干了,不得不扔掉。

后来,食堂就开始做2两的馒头、1两的花卷,再没有人扔馒头了。

作业太多

还有一段时间,学生反映作业太多,教导处抓来抓去都解决不好。

我们依然要找到原因。为什么作业太多?因为各科都布置多了。为什么各科都布置多了?因为都怕课余时间学生不学自己的学科。为什么老师这样担心?因为有些老师过多布置作业来挤压学生时间。为什么有些老师争时间?因为他们特别关心本学科的成绩。为什么只关心本学科的好成绩?因为学校评价老师只看成绩,这是唯一依据。

追来追去,作业多是现象,背后原因是学校的评价制度不合理。只有改变评价制度,才能改变作业太多的现象。

问题到底在哪里,传统观念认为,从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的差距就是问题,其实这是现象。而造成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之间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才是问题。

 

我们必须把这种寻找问题的思维方式教给孩子。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里,教学生怎么区别现象和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回到食堂的问题,新学期开学,学校引进一家食堂,学生不满意。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厨师少了吗?不少。是因为厨师技艺水平不高吗?不是。是因为学生需求突然变高了吗?不是。

我们感觉这些是问题,其实都不是。后来我们发现,原来这家食堂的内部评价制度、管理方式有问题。他们没有对厨师的评价考核,多干少干、能干不能干、干得好干得孬,待遇一样。

所以,它是公司管理的逻辑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如果单纯地解决品种问题、营养结构问题、口味问题,都只是在关注现象,没找准原因。正应了那句话,“原因往往不在结果附近”。

怎样养成学生透过现象寻找原因的思维方式?不能等到未来学生走出学校后自然地长出这样的本事,而要把这种能力放到今天的课堂里去慢慢帮助学生长成。

于是,我们学校的作业就开始有了这样的任务:

「记载家族迁移的情况,追踪不断迁移的原因」

将家族上推三代四代,甚至六代七代,他们是从哪里迁移过来的?每一次迁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为“死去”的元素写一份讣告,解释该元素流失所带来的影响」

从影响里倒推元素流失的原因。

 

目标感

定义问题还有一个概念叫“目标感”。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就是始终有目标感,始终不被一些繁杂的问题带走,始终笃定,始终坚守。

但是,我们常常会将任务和目标混淆,好像完成任务,目标就实现了,其实不是这样。

过去十一学校刚刚开始举办泼水节的时候,由于有些年级没有弄清泼水节的目标,把泼水节本身当做一项任务。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全年级400个学生搞一个泼水节就完成了。

办泼水节的目标是润滑师生关系,通过老师和学生同乐,一块儿互相泼水,来构建一种平等的、和谐的、亲密的师生关系。结果有些年级只有学生参加,老师只是去现场帮助学生服务。有些老教师觉着不好意思,有些女老师觉得衣服不方便,都没有参与其中。结果任务是完成了,但润滑师生关系的目标没有实现。

所以,我们始终要想着目标是什么,不能忘记。

还是回到食堂的问题,我将后面改了一句:

新学期开学,学校引进了一家新食堂,同学们对他们做的饭菜很不满意,有的认为品种太少,有的认为营养不好,大部分同学感觉口味不佳,食堂主管却感觉委屈,打算辞职,假设你是校长,让你担任食堂主管,你怎么办?

那么,这个问题解决的时候,跟前面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你首先要思考的是:校长的问题是什么?校长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校长想把食堂主管换掉,这是一个目标;如果校长想保护食堂主管的积极性,不因为这样一件事使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受到影响,这又是另一个目标。

最终目标是解决食堂的问题,但我们一步一步怎么解决,却会因为目标的改变而有所改变。

再看一个初中学生的任务: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认为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不够。两位作家发生论战,纷纷在文学评论杂志中发表文章,你作为杂志主编,需要在这个论战栏目写一个编者按,如何写?

当学生是杂志主编的时候,他就不是参加论战的作者。他的目标跟奥斯汀、勃朗特的目标不一样,跟参与论战的其他作家也不一样。

他是要通过编者按继续推动这场论战向纵深发展,还是想叫它偃旗息鼓?他是想各打五十大板,还是有所倾向?是想挑起下一轮更深入、激烈的论战,还是想尽快收束?

学生必须把目标弄清才能写出编者按,编者按不是一篇1000字的文章,它带着作者强烈的目标感。

 

 

突破限制

定义问题后又该怎么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我们尤其要教给学生一个重要的方法:突破限制。

只要是“问题”,一定没有现成的、足够的资源条件去解决。当摆在面前的又是一个不良结构的问题时,它更是缺少资源和要素,有限制条件的。那么,如何突破限制,是应该教给学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路径依赖

限制有很多种,排在第一的是路径依赖。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依赖过去的传统做法,既有资源,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但是,面对不确定的世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曾遇到过下面的问题:

由于学校院墙过矮,不少同学爬墙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为此,总务处制定了一个增加院墙高度的方案,对此,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在原有院墙上加一个红外线装置就可以了,还有的认为增加摄像监控装置成本更低,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这个案例中的路径依赖有几个层次:总务处的路径依赖,在过去资源的使用上,院墙低了我就加高。有些人建议安装红外线装置,建议增加监控,后面两种尽管看上去打破了加高的路径,但依然停留在过去限制学生的路径里。

其实,从“不少学生是爬墙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可以看出,校园里没有地方能让学生解决生活用品的需求。学校加一个便利店,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自我设限

还有些时候,我们自己会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导致无法寻求各个方面的帮助。竭尽全力,就是打破自己,让整个世界想办法。

这是我们给小学生提供的一个作业:

「为受伤的大象造一个有用的人工鼻子」

动物园的园长打来电话:“我们救下了一头可怜的大象,它的鼻子受了伤,断了一截,生活很不方便。

园长听说你们是专业的动物医生,希望你们能帮助这头大象,让它能生活得好一点。

这个问题,给孩子赋予了一个新岗位“动物医生”。但他又不是真正的动物医生,这个时候怎么办?单纯依靠他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肯定要买一些关于动物救治的专业书籍,查找一些专业资源,把自己慢慢变成“动物医生”。如果还不够,就请教真正的动物医生。

如果学生无法打开自己,只局限在过去的自己,就是个小学三年级学生,肯定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打破自我设限,很多时候就需要从一个人到一个世界。

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五个维度来寻找资源、解决问题: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原材料和方法机制。

如果能从这五个维度打开视野、打开世界,去寻求更多帮助,就会找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路径。

比如,下面这两个同样给小学生的任务:

1. 如果让你任意创造一种动物,你会将哪些动物的哪些特征整合到一起,使这个动物特别让你喜欢或功能特别强大?

2. 如果有可能,你会把你所熟知的所有设备、材料、方法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产品,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日常学习中,用这些题目给学生做一些训练,会比较容易打破学生的路径依赖,打破自我设限,给他们更开阔的世界,更大的想象空间来解决问题。

要素增减

解决问题要突破的第三个限制是“要素增减”。通过增减要素,做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有句话叫“限制激发创新”,对此我们做了这样的任务设计:

「帮助视障者看电影」

在视障者看不清屏幕的时候,要带着他一块看电影。你用什么方式

来帮助他理解这部电影,仅仅靠语言吗?还是要有触摸的道具?这需要你创新。

「如何让放养的麋鹿不吃校园植物」

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养了两只小鹿,不是圈养,而是把它放在校园里。小鹿平日里还要去听课,或者在运动场上和你一起跑步。校园里种了很多它喜欢吃的植物,但我们不希望它来吃。你怎么处理这个冲突?

「居家的狂欢节」

还有今年马上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每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十一学校和联盟校的狂欢节。面对疫情封控,今年怎么狂欢?

这样的任务设置,就是限制激发创新。比如狂欢节,不能在校园里,就减除了一项资源。但事实上也加了一项资源,在家里,而且有家庭成员参与。那怎么办好今年的狂欢节,就是一个通过突破限制来解决的好问题。

其实,教学生突破限制,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校园里给他们埋下种子,让他们知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限制我”。

 

 

平衡关系

前面讲了突破限制,最后我们还要告诫学生问题解决的第三个要素:平衡关系。不是一切都可以突破,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各方面的感受,各方面的关系,也是解决问题中必不可少的。

平衡关系有五个关键因素: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当下与未来、理想与目标、既要——也要。

自我与他人

第一个是关于平衡自我与他人。

当学生面对设计家庭食谱的任务,仅仅有营养结构的金字塔,让学生明白营养结构、营养均衡的道理是不行的。他们必须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所需营养甚至口味都必须思考到位。

如果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设计食谱,根本无法解决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的平衡。

营养结构金字塔

这样的食谱设计过程,也帮助学生清楚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将同理心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正因为同理心是解决好各种关系的一项基础。

类似寻找同理心的学习任务会在学生学习中不断出现,比如下面这项给二年级小朋友的任务:

班里养了一只乌龟,请代它写一周日记,并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换做乌龟。它被圈养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天的心情是怎样的?当它吃到食物的时候,当它好长时间都躲着不动的时候,当它被冷落的时候,当同学们纷纷关照它的时候……它都是什么心情呢?任务持续一周,这样的换位思考就比较容易唤起学生的同理心。

再如这样的任务:

如何让工作一天的爸爸妈妈笑起来?

(学校可将该任务和微笑日以及牙齿有关的学习内容关联)

这个任务,如果学生不去了解爸爸妈妈这一天在外面发生了什么,让他们笑起来是很困难的。

个体与群体

第二个要平衡的关系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前几天不少学校由于沙特和阿根廷的足球比赛都停课了,因为有些学生喜欢看梅西。据说,网上还一片好评。

其实,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梅西,甚至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看足球直播。

如果所有空间都在播放足球比赛,那么我们就冷落了或者排斥了另一些学生的需求。

十一学校在2016年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NBA球星科比的退役比赛。很多学生是科比的球迷,他们提出能不能全校一起放,评估之后我们觉得这不合适。因为还有相当一批学生对这事没有兴趣,最后我们决定教室里照常保持安静,学生可以进行自习。但是学校报告厅、电影院、剧场播放直播,喜欢看比赛的同学可以去看,喜欢学习的同学可以在教室学习,喜欢社团活动的可以在公共空间社团活动。我们给了学生各种选择的自由,关注到了每一个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照顾到各方面的需求都很重要。

当下与未来

第三个关系,是当下和未来的关系。

在学校,我们不断地给学生强化一个公式——“10/10/10”公式。当学生做出任何一个决策,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必须考虑解决完了10分钟之后会发生什么,10个小时之后会发生什么,10天之后会发生什么。对于有持续性问题,则要考虑解决完了之后10天、10个月、1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中小学学生更关心当下,有时想不到那么远的未来。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地给他们解决当下和未来的关系。

在初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

作为2022年的贾里或者贾梅,给2003年书中遭遇挫折的对方写一封信。

我们让学生看《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的小说,看贾里贾梅的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同伴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性情感。

其中有一个作业,就是在解决当下和未来的关系。“作为2022年的贾里或者贾梅,给2003年书中遭遇挫折的对方写一封信。从20年后回看当初那个感到绝望、不可救药的青春花季,会让学生跳出时间来看待这项任务。

下面这个初中的学习任务同样是一个面向未来,甚至有时空变化的挑战。

假如人类全部移民火星,你作为先遣队首先要做的三件事是什么?为什么?

类似的学习任务,将不断强化孩子们注重平衡当下和未来的关系。

 

理想与目标

第四个关系,是理想与目标的关系。确立目标状态的时候,我们是确立一个理想状态,还是确立能够实现的目标状态?

任何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考虑到有限目标,而不要考虑到十分理想的目标。理想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老有挫折甚至中途搁浅,反而对问题解决造成巨大的伤害。而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在教育学生的事业中需要不断去考虑、迁移的。

思维方式:既要——也要

平衡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既要——也要。即在问题解决中,考虑到各方面因素。

比如给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任务:

你是一位插画师,《四季》绘本编辑部希望你能画一幅插画,既能帮助小朋友认识颜色,又能帮助他们认识四季。

(通过颜色表达同时,还要让孩子对颜色有所辨别;不是仅仅认识四季,也不是仅仅认识颜色)

以及这样的任务:

今年暑期的家庭旅游方案由你负责规划,这次旅游团体成员不仅有恰逢结婚20年纪念日的爸爸妈妈,还有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的外公外婆,你刚好进入初三,暑期的作业也比较多,请你思考,这次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简单概括,前面所讲是想告诉大家,迎接不确定的世界,孩子未来能力的核心就是问题解决,它是所有处在不同层级的领导力当中的关键能力。而问题如何解决,定义问题、突破限制和平衡关系,又是其中三个最为重要的能力,值得我们重视。

面向未来,课程逻辑正在如何变化?

当问题解决成为学生面向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之一,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今天学校里的课程逻辑亟需变化。

我们来看看现代学校建立以来,学校课程的逻辑是什么。

过去,我们一直在不断做加法,随着世界的变化不断增加学科。开始学校只教哲学,后来增加了历史、人文,慢慢又有了数学、科学,甚至到今天又有了技术、人工智能这样的学科。

这种用不断增加学科知识来增加学校课程体系内容的方式,在过去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这种发展相对较缓慢的确定性的世界里,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但是,今天的世界越来越不确定,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校里,正在以问题出发来组织自己的知识,调用自己需要的能力。这种变化,是时代的趋势,也是面向未来,我们在今天的校园里、课堂上需要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