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家智库
井光进:呼唤更多实实在在的创新之举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2-02-21

创新是第一动力,是一个团队、一所学校走向未来的根本保障,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但谈创新易、抓创新难,实实在在、一以贯之地推进一项创新更是难上加难。创新最怕不停出题目、不断喊号子、不停翻烧饼、不断做文章,打着创新的名号,行着折腾的实际,到头来一无所获,只赚得一场热闹,给事业发展带来损失。创新要有实效,就需要基于各学校的真实情况,扎实调研、认真分析、广泛研讨、找准路径,着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有的学校为了鼓励教职工创新,设立所谓的周工作亮点、月工作展示等制度,给稳重、常态的工作秩序带来刺激的同时,也助长了另一种不恰当的风气。看似轰轰烈烈的场景下,掩盖了学校各个部门乃至教职工之间和谐关系的微妙变化,这既助长了急功近利的不良导向,还对学校发展积蓄了不少隐患。类似这种讲求竞争比较的机制,催生“换汤不换药”式的一批“整容”创新成果涌现出来,让老师们对学校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的初衷和做法就产生疑义,甚至是不安。


从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学校的发展轨迹来看,盲目求创新更是要不得。在把创新“量化”的评价标尺下,有的学校校长不是琢磨如何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而是想如何费更少的劲,花最少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大的舆论效果,热衷于搞“剧场效应”,无论是讲话还是做事,讲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把功夫用在了“诗外”。这样的工作氛围,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但出现这些情况,其“根子”不在学校自身,更与教职工无关,一方面是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价导向,另一方面是校长的办学初心树得不牢,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转变考核评价机制,让那些投机取巧,不能真正惠及师生的假创新、伪创新无处容身。


对学校创新力的评价至关重要,应突出长期形成、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强求学校过度创新,给学校创新下指标,定路线图、定任务书、定时间表。一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机制制度创新,尽管外表看上去可能不那么光鲜,但是实用性很强,应当保留和延续。创新必须基于学校发展实际,创新的目标也要切合教职工和家长群体的实际,学校是教育育人的场所,第一位的应当追求“静”,在安静的状态下,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敲锣打鼓不是创新,不能将场面的热火朝天与创新联系在一起。


对于创新实践中产生的有意义的成果,不论大小,都应加以积淀和推广,形成制度予以落实。当前部分学校存在的情况是,不断创新、不断涌现新的“成果”,但哪些是产生效益并加以延续的,哪些是创出来就撒手不管的,没有梳理和分析,缺少系统性总结,缺少集成性、系统性创新。这样就使学校和教师耗费大量精力,把创新当成了研发和生产过程,没有进入流通和使用过程,成为“唯创新”。有些过时的制度,应及时清理、废止,一定程度上讲,勇于舍弃、敢于“做减法”也是一种创新。


要尊重创新效果显现的滞后性规律,一些对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创新成果,往往在实践之初起不到指导作用,甚至还可能使事业的发展出现涟漪、抑或波折。但只要是符合教育规律,回应师生期待,推动事业发展,就要坚持试下去,不要随意放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冷笑家的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如果学校和教师在创新之初,遭到“冷笑家”的冷笑,就退缩、停滞,那么真正意义上大的创新成果就不会涌现,创新成果效力的发挥也会大打折扣,只能生产一些“即插即用”的小创新。


尊重鼓励创新的同时,不要忘记时刻给那些默默躬行的普通学校和教师点赞。办好一所学校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一所学校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岗位都有不一样的平台,随之带来的发展机会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在创新的要求上“齐步走”。以学校行政服务岗位为例,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就很容易“出题目”,让学校看上去生机勃勃;但是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部门就很难,政策的延续性和复杂性,使他们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不可能随时随地创新,更多是严格按照制度政策来执行、来落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在我们大张旗鼓呼唤、表彰创新的同时,对那些在本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也不要忘了及时鼓励,让创新和奉献划上等号,让每一个人都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