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家智库
井光进:“五步曲”让乡村校园更具泥土香和故事味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5

义务教育“新课标”更加强化“育人导向”“目标导向”和“素养导向”。乡村学校如何用好乡村振兴机遇,将更多生动的乡村生活实际、乡村风景风貌、传承已久的动人故事等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让乡村教育更有魅力,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要从多彩的乡村样态中萃取精华变成入脑入心的学校课程,就需要按响乡村教育的“每个键位”,弹奏出一首首令人回味的“育人曲”,在吸引孩子们参与其中的同时,提升素养和能力,更好促进“新课标”落地。

 

谱写“前奏曲”,课程研发要充分

乡村学校课程建设首先应分析透自身的特质和定位,树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把学校的资源禀赋研究透、利用好。其次,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课程开设实施方案,然后基于实施方案来分配资源、建构课程、组织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与“新课标”各项要求对标、达标。

比如,物理学科“机械运动和力”中提出“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的素养要求,其中所举的“例2”就是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对乡村学校来讲,通过观察学校门口或周边的电线杆,在太阳不同时段的照射下,其影子的高度变化,就很容易测算电线杆的高度。还有,校园内部或周边随处可见各种水渠,根据其坡度、宽度、深度等,引导学生测算水流量。这些都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学校课程或研究课题。

再如,生物学科提出,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充分利用“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家禽、家畜或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的经历”等生活经验。实际上,很大比例的乡村学校师生都有这种经验,可以师生合作开发相关课程来落实上述要求。总之,乡村资源无限广阔,只要有心,完全可以为多彩多姿的课程体系谱写出丰富的“前奏曲”。

 

演就“交响曲”,课程开设要协同

乡村学校课程开设应树立跨学科、宽领域思维,在整个过程中都应“琴瑟和鸣”,才能演奏出一部高水平的“交响曲”。比如,地理学科“认识中国”主题中对“认识家乡”有“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要求。这不仅可以通过乡村实景感触来实现,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与语文、历史、生物、美术等学科相协同,多学科教师一起参与,就典型的自然与人文事务和现象,从不同维度出发来设计、探究。

再如,针对物理学科“能关注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遵循科学伦理,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这一目标要求,就可用随处可见的风力发电设备来研讨推进。风力发电机大多设置在乡村地区,其价值与作用、设计的高度与产生的影响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可以从物理、地理、生物等角度来研究如何消除风力发电机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并就如何改进旋转的频率和角度来发挥更大效能提出建议。这些都可用课程思维来解决。

当然,乡村学校课程的“交响曲”,一定不能绕开劳动教育这个铿锵“乐音”,要主动把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劳动精神等素养更好根植、融入每一门乡村学校课程中,把劳动课程标准和育人目标落实到位。

 

汇成“奏鸣曲”,课程推进成体系

乡村学校建构课程应体系化、系统化,而不能碎片化、片段化。这种体系化设计,应考虑两种情形。

一是学生的成长体系,也就是应打破年级隔断,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按照1—9年级来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

二是学科体系,基于某一门学科,按照1—9年级来连贯设计,逐渐增进学科的认知深度。

比如,科学课程的“科学观察”方面,对1—2年级的要求是认识周边植物和动物3—4年级是区分植物和动物主要特征并分类5—6年级是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7—9年级是生命系统的层次。从动植物的感知上升到生命系统,在建构学校课程时,就要相应选取不同的素材来支撑不同的评价维度。

再如,很多学校都会开设成语特色课程。对乡村学校来讲,可以围绕乡村特色的词语入手,按照每个年级的素养要求循序渐进开设。诸如,将依山傍水、花红柳绿、湖光山色等可以通过表象认知的成语作为基础层级,将精耕细作、五谷丰登、人欢马叫等可以通过参与来认知的成语作为第二层级,将柳暗花明、刀耕火种、沧海桑田等背后有复杂含义的成语作为更高层级,而起早贪黑、艰苦奋斗等体现精神品质的成语则需要重点强化。通过各司其职的“奏鸣”,让“新课标”各项要求转化为课程实践。

 

创意“月光曲”,课程实施有灵气

大家都读过《月光曲》这篇课文,贝多芬音乐创造的灵气来自民间、来自接地气。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如果说一门乡村课程是一幅画卷,那么自然少不了其间源自真实生活的精彩点缀。有了这些“月光曲”,整个课程才会有“烟火气”,才会入脑入心。

随着新农村建设,现在几乎村村都有村史馆,里边记载了村里的名人、村里的创业史、村里的标志性事件,等等。将这些身边的“印迹”嵌入课程体系中作为例证,则是最好的育人资源。还应关注那些有文化的村民,他们都能讲出带着智慧的故事,说出带着智慧的“村言俚语”,这都是宝贵的人生哲理。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课堂开设到无边天地之中,师生一起探讨夕阳下的炊烟、朝阳下的露珠,来认知自然、敬畏生命、感悟人生。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中应突出美育教育,让孩子们“认知美、发现美、向往美、造就美”并养成习惯,带动整个美丽乡村建设。当然,每一门课程都应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乡村学校立足土地,更要接稳天线,让孩子们在应对未来的数字时代中不落伍、不掉队。用信息化手段联通“月光曲”,方能和出昂扬主旋律。

 

播好“回旋曲”,课程评价有效力

课程评价应突出学生中心,以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为目标,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对乡村课程的整个评价过程,都需要与课程研发和开设环环相扣,以评价带动“回旋曲”,产生“余音绕梁”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播下素养的种子。

对学生来讲,这种评价则应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容丰富的情境,设计多样化问题和个性化任务。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试题情境创设”提出,情景素材选取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的描述要符合生活常识。这就要设计符合乡村学校和乡村学生实际的测试题目,而不是整个区域一张考卷来“一把尺子量到底”。总之,对课程的总体设计、研发、实施等方面都应有鲜活的评价维度和要素。当然,再好的课程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课堂转化,才能成为有效的学习机会。应当以创新教师评价机制为引领,在课程实施中讲述潺潺流淌的故事、观察开花结果,在带着泥土的香味里学习知识、汲取智慧、找到方向,凝聚成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