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研发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校本课程建设系列案例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4-12-18

课程是对学习活动(活动领域、目标、内容、方式、步骤或进度、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设计,主要通过文本形式呈现,如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指导纲要等,对学校教学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关于校本课程建设,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非常关注这个方面的内容。本期分享三篇校本课程建设获奖案例,以供参考。

1: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开发与实践》,获得2018年一等奖。

基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课程改革的困境突破和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秉承“无边界”课程理念,拓宽课程存在场域、创新课程开发模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课程营养,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以下简称“博悟课程”)的研发与实践。

“博悟课程”的“博”指向视野的开放,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所。

“博悟课程”的“悟”指向思维的拓展,倡导学生在感悟和体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认知与价值情感。可以说,该课程在外部打破时间、空间、内容、人际的边界,在内部突破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边界,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真实发生,让课程的无限拓展生命的无限可能,夯实学生做人的根基。

史家小学与国家博物馆共同研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包括“漫步国博”与“博悟之旅”两大系列,并完成了配套教材、教学设计、教师用书的出版工作。

1.课程目标——开放性。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和个性的创意表达,促使其在无边界的课程中获得思维和眼界的拓展。

2.课程框架——系统性。《漫步国博》系列课程定位于走出去,该系列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34个教学主题,课程整体设计遵循了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安排。

3.课程内容——民族性。博悟课程在内容与资源构建上,以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为主,以北京地区各个博物馆为辅,同时链接全国各大博物馆的展品资源,涵盖了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尊严、民族自信、民族智慧、民族艺术等诸多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具备了坚定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

4.课程实施——综合性。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根据各学科现有的课时计划,计算出每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开设博物馆课程的课时总数,并根据各年级的具体课时数进行全校的课表套排。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整合了小学阶段的12门学科。为进一步突破学科边界,将博悟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进行一一对接,并梳理成对接表,突破了教学单线育人的局面,改变了知识割裂性的教学传统状态。

5.课程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促进课程改革的一把标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将博物馆资源进行系统的课程研发在全国尚属首例,在课程评价中尚无可参考的先例,现有的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量规与量表均没有完全适用的。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与课程理念等,研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的评价体系,其关注的是学生发展与获得。

2: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的成果《整体建构,多元融合: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获得2022年一等奖。

1.“让儿童赢得未来项目式课程体系的建构

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基于一定的项目范式,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解构、重组,整合、开发出全新的项目式课程。除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外,学校还探索开发了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多彩自选课程群、针对有特殊发展需求学生设计的私人订制课程等,构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让儿童赢得未来”项目式课程体系。

一是建构了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多彩自选课程群。学校致力于办“多彩教育”,实现学生“人人出彩,个个精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实现最好的发展。学校结合校内师资、设施设备及校外资源,开发了供学生自主选择的156门项目式课程,每周统一安排一个完整的半天时间供学生走班上课。学校加强课程管理,每年就开设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打造出更多学生感兴趣、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同时,对包括项目式课程在内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结构化设计,将其划分为语言、逻辑、科技、体育、音乐、美术六大类别,构建了三层级体系的选修课程群,即培养兴趣、初步了解的初阶课程,明确方向、发展技能的中阶课程和培养专长、特色鲜明的高阶课程,推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是设计了一师一课程、私人订制课程、大师课程等综合类项目式课程。“一师一课程”是基于教师兴趣与特长、由教师开发的项目式课程。多才多艺的教师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学校鼓励教师以半学期或一个学期为单位,结合自身所教授学科内容、个人兴趣特长等编制成816课时的课程,如云游古诗海”“摄影技巧与审美等,学生可通过学校开发的选课系统自主选修这些课程。2015年开始,学校每年对教师开发设计的课程进行评选,评出最具独创性的课程”“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并给予奖励。迄今为止,已有42位教师开发了53门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选修的需求,激发了教师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丰富了项目式课程的样态。

“私人订制课程”是基于个别学生特殊需求设置的课程,旨在更好地满足体育特长生、免试生、特殊生等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此类课程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因人设课,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大师课程”则是邀请学生仰慕的院士、教授、艺术家等进校开授的课程,旨在为学生创造“让一位大家真正影响你的生活”的机会。2014年起,学校每年邀请院士、艺术家等进校给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材料研究院院士赵振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木偶皮影戏传习人庄晏红等均进校给学生上课或开设主题讲座。

2. 基于项目统整的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鼓励教师立足学科课程,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围绕项目研究或主题单元开展学习活动,创新推行“1+X”项目教学、三融合统整教学、场馆式实景化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等,整体推动了教与学方式变革。

1+X”项目式教学。“1”为学科本质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培育;“X”为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拓展教学,指向特色发展。这既给了教师更多自主实施学科课程的权力,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选择性,也解决了过度分科教学的问题,推进了课程的综合化实施。“1+X”项目式教学模式变革打开并拓宽了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的边界,教师逐渐突破了教教材的传统,实现了教学方式创新,成为课堂改革领跑人

“三融合”统整教学。“三融合”即融合内容、融合方法、融合思想。“三融合”统整教学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科内容间的融通,更加关注学科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的融通,促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课堂,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维。以语文学科“三融合”统整教学为例,教师围绕“学科方法融合”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在语文学科引入其他学科学习方法,实现学科间学习方法的互相迁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学习质量。例如:开展“互联网+”写作课程,创建了凤凰花文学天地”线上文学交流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学生语文写作;开发了“我给古诗词来配乐”项目式课程,将古诗词的学习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实现了“情音”交融。

场馆式实景化教学。在项目式课程教学中,学生走出校门,走进植物园、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化场馆,在可触摸、可操作的真实学习情境中学习。他们通过实地观察、比较、测量、实验等方式,突破学科的边界,调动多学科知识,用图画、照片、文字、表格等工具进行数据采集、过程记录、信息获取,开展综合加工学习活动,将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链接起来,不但习得了知识和方法,也实现了高质量的自我成长。学生进入校外场馆学习时,通常由所在场馆的专业教师来协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校外教师和校内教师协同教学。

智慧课堂教学。学校还探索推进智慧课堂教学,构建了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组织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把控学习进度。这种智慧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和谐、高效的协同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学生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进一步探索VR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教学,通过VR设备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知识进行全真模拟展示和交互,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真实感,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3.“空间+”文化+”的管理保障机制创新

首先,学校从“空间+”的视角创新了校馆合作、校际互送、项目承接等有助于有效培育、吸纳、整合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的机制和模式。在校馆合作方面,学校和当地科技馆、艺术馆、植物园、博物馆等校外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结成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它们所提供的独特资源,开设项目式课程,编写特色校本用书,拓展学生实践场地。在校际互送方面,学校从最初的国内友好学校之间开展互相选送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项目式研学,逐步发展到每年选送学生到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友好学校进行沉浸式学习,行走在路上的课程已然成为项目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承接方面,学校每年邀请社会机构(人)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工作,如组织学生到农场开展劳动实践,学生学习制作环保手工香皂、下田插秧、摘花生等。

其次,学校从“文化+”的视角创新了师资补充、节日共庆、特色分享的立体化课程管理互动机制。在师资补充方面,学校针对家长中有各领域专家技术人才这一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专长,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发面向1-2年级的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项目式课程。学校还邀请厦门非遗(手工漆线雕、高甲戏、南音)传人、中华儿女美术馆有雕刻特长的教师等来校开设特色课程,有效缓解了课程开发中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视野受限等问题。在节日共庆方面,遇到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学校会邀请校外单位、机构等一起开展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例如:在3月的学雷锋纪念日,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联合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主题教育;在4月的清明节,学校和厦门烈士陵园管理处共同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教育;在5月或6月的端午节,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集美龙舟池,现场观看赛龙舟,听民俗专家讲解端午习俗。在特色分享方面,学校充分利用厦门本地的博饼、功夫茶、送王船、布袋戏等特色活动资源,单独开发项目式课程或将其内容有机融入已有课程。例如:学校以探寻闽南文化之美为主题设计了走近高甲戏”“走近木偶戏微专题项目式课程,邀请厦门市弘晏庄木偶皮影戏传习中心以木偶戏艺术家走进校园、学生走进艺术馆的双向互动形式,组织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3: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的成果《用课程链接生活——“新生活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2022年二等奖。

1新生活课程四维一体校本课程框架图

“新生活”课程体系链接儿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通过创设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场景和任务情境,开发对接国家课程的校本“新生活”课程群,并连接有思维意蕴的经验世界,充分展现两类课程的育人价值。该校本课程内容分为4个方面:

1.健康生活滋养学生身心健康

2:健康生活校本课程

健康生活系列课程,包含整理、烘焙、烹饪、生态种植、茶艺、感统等,充分利用“体育大联盟”“中华武术魂”“劳动教育周”等平台,从身心两方面为学生的健康生活奠基。学校实施“阳光体育”项目,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面向一至九年级全面普及劳动教育课程,如学科融合生态种植、“一米阳光”主题种植、“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与周末小厨房等,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分年段开设幸福课程,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并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有机结合。

2.智慧生活启迪学生智力发展

3:智慧生活校本课程

智慧生活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基础类课程组成,启迪学生智慧。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开设形式多样的“学科+社团校本课程。

3.创意生活历练学生创新思维

4:创意生活校本课程

“新生活”课程开设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动力。譬如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课程,学校还研发云端扬长课程,拓宽学习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艺趣生活涵养学生审美情趣

5:艺趣生活校本课程

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开展生活美育教育。分年级普及民乐、剪纸、书法等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每人至少掌握一门乐器,学会一个画种,会写一手好字。以名师为依托,建设艺术工作室,不断丰富学生社团课程,整合和拓宽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市内外艺术场馆、名胜古迹、园林绿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开展观看经典电影、传唱经典歌曲、经典作品配音、名画艺术赏析等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