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干训之声③:
编者按:按照潍坊高新区三年校长(园长)后备人才培训计划,山东北斗教育研究院于10月25日组织了首期培训,现转发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李祎的学习感悟,希望能引发更多同行者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更新理念 优化管理运行机制
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 李祎
“未来,我们要建设怎样一所学校?”带着思考、带着憧憬,我们踏上了青岛西海岸之行。
在北斗教育研究院贾院长的系统指导下,在齐鲁名校长王明阳的案例解析中,我们慢慢地认识到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却凸显了执政理念的升华。相对“管理”而言,“治理”更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协同性,它要求学校建立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协调的治理体系,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完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学校现代转型。我们脑海中未来学校的模样也越来越清晰:现代学校建设,要把人放在主体位置,要用大家共同的愿景和理念,制定大家都认同的学校制度,让它内化为自我行为观念的指导,最终自觉地表现出来,从而更人文的让学校制度由“人治”变为“法治”,最终过渡到“德治”。只有尊重人,才能解放人、成就人;只有真正落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才能实现由教育的管理走向教育的治理。现结合自己的思考,梳理如下:
一、理念引领制度建设
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以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基础,以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为依据,只有在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学校制度建设,才能让学校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促使学校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最终能够把更具人文关怀的学校制度带入到积极的实践中去,最大化地消除制度规训化的负面影响,将学校制度从一般的规训带入到生动的教化中去。
二、重构学校治理结构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是建立有利于促进学校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为此应做好五个创新:
1.创新制定章程
办学自主权一切始于章程。学校章程的制定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注意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注意民主性,要充分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最后在教代会上通过。这是现代学校制度所规定的,也是依法治校的刚性要求。在制定或修改学校章程前,校长要带领管理团队学习与梳理学校既有的章程和制度,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已有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要赋予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征询师生对既有章程与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章程和制度只有来自于师生,才会具有生命力,要维护章程的权威性。一旦通过,严格执行;若有修改,也必须经过民主程序章程和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尊重原则有效执行,才是管理的真谛。”
2.创新决策机制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公共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学校教育需向社会“借脑”“借力”,建立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建立良性合作关系,以达到最佳的办学效果。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干部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专家代表、社会贤达代表组成的办学理事会,积极探索学校理事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议事、协调、监督职能,增强学校、社会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增添学校办学的活力,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
3.创新治理体制
形成“分权制”治理结构。打破原有的行政架构,构建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校办学理事会”为两翼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执行行、监督三权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的科学治理体制。
4.创新治理主体
淡化行政管理,强化专业指导。成立学术委员会,赋予其评价教学实绩、职称等职能。学术委员会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组成,每三年为一届,每届改选三分之一的成员。突出专业指导,淡化行政管理,真正回归教学本位。
下放权力,加强基层管理力度。实行年级部制,各年级就是一个小学校。原来多方管理、隔层管理的弊端彻底革除,年级部主任、学科组长和班主任组构成了强有力的管理力量,管理针对性强、问题处理快、措施落实好的优点自然凸显。
5.创新治理模式
结合学校实际,从功能角度把学校组织结构拆分为五个部分,即战略高层、中层管理者、教育教学一线、研发平台、支持人员。建立相对制约、相互协作的内部治理结构,民主治校。通过分权制衡,确保了学生中心的地位,让权力和资源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成长聚焦。同时也把对教师的干涉降到最小程度,让学术力量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
三、完善治理制度体系
1.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一是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机构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二是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在各级决策机构中增加广大师生、家长代表的话语权,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三是建立重大决策的论证评估机制。对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应进行合法性论证,开展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邀请专家咨询、听取教师意见、专业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
2.建立规范有序的执行机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工作重心之一是聚焦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这要求学校重视管理创新;调整机构设置,降低管理重心;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绩效管理;建立责任制度,实行反馈激励,充分调动中层干部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校有限的人、财、物等达到最佳组合。
3.建立有效制衡的监督机制。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制衡的管理体系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优化学校内部治理要有过程思维,除了要建立起制度或规则、程序,还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建立相应问责机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了解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组织结构有效运转。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一种自我更新机制,形成一种新的运行规则,真正实现社会转型,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以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学校。